“伦敦桥倒下了”
—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新加坡

Glenn Low
Sep 16, 2022

--

或许曾是英殖民地的关系吧,对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逝世,内心有点淡淡忧伤。

画家Lee Shiak Hong为伊丽莎白女王加冕庆典绘制女王画像,摄于1953年5月5日。(图片:SPH Media)
还是公主的时候的伊丽莎白。(图片:Koh Kim Chay)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在2022年9月8日逝世,享年96岁。她在位70年,是在位最久的君主。英女王在位期间共任命15名首相,第一任首相为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952年至1955年),她在去世前两天(9月6日)才刚任命特拉斯(Liz Truss)为新首相。女王一生忙碌,即使过世前都一直在工作。
英女王会见过上百名世界领导人,包括13任美国总统,也出访不同国家和地区多达120次。伊丽莎白女王除了是英国的君主,也是澳大利亚(Australia)、加拿大(Canada)、新西兰(New Zeland)、牙买加(Jamaica)、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巴哈马(The Bahamas)、伯利兹(Belize)、格林纳达(Grenada)、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圣基茨和尼维斯(Saint Kitts and Nevis)、圣卢西亚(Saint Lucia)、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以及图瓦卢(Tuvalu)14个共和联邦国家(Commonwealth of Nations)的女王。

1953年为庆祝伊丽沙白女王登基新加坡建筑物大事布置装饰。(图片:Koh Kim Chay)
1953年为庆祝伊丽沙白女王登基新加坡街头装饰恭贺。(图片:Koh Kim Chay)
福州木帮公会舞龙队在1953年6月2日为庆祝英女皇加冕游行当天于会所前留影。 (图片:SPH Media)

女王在新加坡“无处不在”

因为与英国特别的渊源,女王分别在1972年、1989年和2006年3次到访新加坡,除与我国政要会面之外,她也到宏茂桥、大巴窑组屋区和牛车水等地区与民众见面。由于是英国殖民地的关系,“女王”在新加坡“无处不在”,你很难不想起她。政府大厦一带有很多英国风情的建筑物,大草场(The Padang)前的伊丽莎白道(Queen Elizabeth Walk)原本叫New Esplanade Road,1953年为纪念伊丽沙白女王登基改名伊丽沙白女皇道。当时为纪念这个日子,坡底街头巷尾包括建筑物都布置装饰,还有舞龙舞狮,花车游行等庆祝活动,好不热闹。
女皇镇组屋区(Queenstown)的名字也为恭贺女王登基以“女皇”命名,而更早之前位于武吉知马路上段已经在90年代中期拆除的伊丽莎白公主园(Princess Elizabeth Park)组屋住宅区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据知建设资金部分来自于“伊丽莎白公主婚礼庆典基金”,这个住宅区街道的名称如伊丽莎白公主通道(Princess Elizabeth Drive)、安妮公主山(Princess Anne Hill)和菲利普径(Philip Walk)都与英国王室有关,足以看出新加坡过去与英国的紧密关系。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72年到访新加坡时,曾到大巴窑去做家访,引来了不少公众围观,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英女王的风采。摄于1972年2月18日。 (图片:SPH Media)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1972 年第一次访问新加坡时曾到冯绍深(右四)住家探访,以了解新加坡人民的住屋情况。右三为冯绍深的母亲,右一和二是他的侄女。 (图片:Thomas Pang)

女王来到HDB

女王有女王的气势,女王也有平易近人的一面。女王到组屋区参观,了解新加坡人的住屋情况,是当年的大新闻。

英女王先后在1972年和2006年访问大巴窑组屋区。第一次1972年访问的时候,大巴窑组屋区是继女皇镇后的第二个卫星镇。当年生活水平低,政府最迫切解决的是尽快为人民提供住屋,因此建屋速度奇快,也不讲究建筑设计。
经过30多年发展,大巴窑组屋区经过近几年翻新后,已成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市镇。相信女王这回再访大巴窑时,看到的是脱胎换骨的组屋市镇,也更了解新加坡的住建屋成效。
1972年2月18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夫婿菲利普亲王(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及女儿安妮公主(Princess Anne)的陪同下到大巴窑组屋区大牌54其中一个单位参观,接待她的是屋主冯绍深(Thomas Pang),冯绍深当时单身,与母亲住在一间二房式租赁组屋。在女王到访之前,有关负责人说“什么都不用准备”,没有料到女王突然口渴想要喝水,当时冯家手忙脚乱。冯绍深的母亲赶快拿出家里仅有的7-up,拿出只在过年时才使用的3个精美的玻璃杯,盛7-up奉给3位贵宾。
而在2006年3月17日,相隔34年后,英女王再次“探访”冯绍深。这次不同的是,冯绍深的母亲已经过世,他也已从租赁组屋搬到三房式,再搬到女王当时参观的五房式,他也已娶了老婆,儿子29岁就要结婚。为迎接女王到访,怕上一次只能请女王喝7-up,冯家特地到英国超市马莎百货(Marks and Spencer)“采购”饮料。
到访的时候,冯绍深的长女用一个“特别”的玻璃杯盛冷开水奉给女王喝。这个印有红色花卉的玻璃杯,就是英女王34年前访问新加坡时到冯家使用过的杯子。当女王知道这是34年前她使用过一次再也没有使用并当成纪念品珍藏的时候,她很惊讶。
英女王当时在冯家逗留大约15分钟,过后到组屋底层参观学生的温习角落,观赏老人在凉台打太极,及青少年踢藤球等,进一步了解组屋邻里设施。她也种下一棵栗子树(Castanopsis Inermis)的幼苗。

说到种树,英女王在上一个行程(1972年)也在称为“贵宾山”的裕廊山(Jurong Hill)种下一棵香灰莉木(Tembusu)。英女王1972年首次来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当时为纪念她的到访植物园把特别的胡姬花命名为伊丽莎白石斛(Dendrobium Elizabeth)送给她。送给其他英国王室成员的胡姬花还包括戴安娜王妃纪念石斛(Dendrobium Memoria Princess Diana),那是纪念在1997年在车祸丧命的戴安娜王妃。英国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和凯特王妃(Catherine Middleton, the 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在2012年访新时,植物园也送上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新胡姬花品种Vanda William Catherine,让英国王室三代在狮城都有“专属胡姬花”。
英女王1989年再次来到新加坡的时候,也拜访过宏茂桥一户普通人家,当时她也到城景小学参观,之后前往宏茂桥市中心。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在1947年的结婚照。华丽高贵的婚纱由Norman Hartnell设计。(图片:Koh Kim Chay)
配合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银婚(25年)推出的珍藏邮票。(图片:Koh Kim Chay)

女王的婚姻

英女王伉俪结婚73年,女王伉俪育有4名子女、8名孙子与10名曾孙。
菲利普亲王1921年6月生于希腊,原为希腊和丹麦王子,但因政局动荡而跟随家人旅居英国。英女王在1934年参加一个婚礼时邂逅这名远房表哥,并对他一见钟情,5年后两人堕入爱河。
1939年二战爆发前,18岁的菲利普亲王是一名即将离开的军校生,战争爆发后菲利普亲王加入海军,并开始与当时只有14岁的英女王交往,两人只能在休假时见面,3年内只见了两次,并一直通过书信交流。
1946年,菲利普亲王向皇室提亲,菲利普亲王在婚前宣布放弃希腊王位继承权,改从母姓蒙巴顿入籍英国,以平民身份迎娶英女王。1947年11月20日,婚礼隆重举行。
英女王与菲利普亲王结婚73年,是皇室首对庆祝“铂金婚”(Platinum Wedding Anniversary,结婚70年)的夫妇。菲利普亲王曾于两人庆祝金婚(Golden Wedding Anniversary,结婚50年)时讲过容忍是任何幸福婚姻必要的元素。

英女王在1989年到位于宏茂桥的城景小学参观。(图片:SPH Media)

女王的秘密

女王高高在上,其实我们更想窥探的是她做为常人的一面,她的私人衣装顾问安吉拉·凯利(Angela Kelly)的著作《硬币另一面:女王、侍女和衣橱》透露了些许。
据安吉拉说,女王到新加坡的时候,即使再忙她也要买丝绸,当女王到达机场时,会有专人带着货品到机场让女王浏览挑选。安吉拉还说,女王非常节俭总是热衷于“减少花费”,所以无论如何,即使飞机快要起飞,她还是会帮女王要回她的税金(因为是免税商品)。
若有留意2012年伦敦奥运会,可能还记得伊丽莎白女王和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饰演的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在开幕式上的标志性场景。女王受到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的邀请,在短片中特别客串露面,据说女王被导演这个想法“逗乐”,并立即同意。导演问她是否要说点什么,她毫不犹豫的回说她当然得说点什么。毕竟,James Bond是来救她的。就这样,她说出:晚上好,James Bond先生。
女王常年出席各种场合,据知她都是自己化妆,一年之中唯有的一次,就是在录制年度圣诞节的演讲,她说因为这一次听她演讲的人实在太多。据说,女王很喜欢伊丽莎白·雅顿(Elizabeth Arden)的8小时面霜、用娇韵诗(Clarins)的Ever Matte Mineral Powder Compact粉饼上一层薄薄的粉底,以及涂上伊丽莎白·雅顿(Elizabeth Arden)的紫红色口红。
另一有趣的事,就是有专人为她把鞋子穿软,毕竟新的鞋子硬邦邦,穿了脚会痛。

小时候的英女王与父母。(图片:Koh Kim Chay)

女王是太太、母亲和媳妇

另去年菲利普亲王去世的时候,由于疫情关系,葬礼不能风光大办,网上流传一张照片,放下“身段”的女王,一个人黯然神伤坐在菲利普亲王的棺木旁边寄托哀思,这是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在查尔斯王子5岁的时候,也就是1954年,已经是女王的伊丽莎白在结束国事访问后登上返程游艇,查尔斯向她伸出小手,要她牵着他,她却说道:亲爱的,你得先等一会儿。说着,她先依次向船上的贵族和官员致意,然后才握了握儿子伸出的手。这件事给查尔斯王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传记作者安东尼·霍顿(Anthony Holden)就将“不,亲爱的,你得先等会”作为书中其中一个章节的标题。这种以大局为重的“传统”,是伊丽莎白的父亲言传身教给她的。

1997年戴安娜王妃因为车祸死于巴黎,悼念群众在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和肯辛顿宫(Kensington Palace)的栏杆下摆放了花束、绒毛玩具和其他的悼念物品,有关戴安娜去世的流言纷飞,王室被架在火上,在戴安娜葬礼的前一天,女王发表了电视讲话,很少在公众面前表露私人情感的她,说自己很喜欢这个儿媳妇,对她的离去感到悲伤。丧礼当天,当戴安娜的棺木经过白金汉宫前,她低头鞠躬,身为英国的君王,女王是从不对任何人鞠躬的。白金汉宫也史无前例的降下半旗,这些破天荒的举动消除了大半英国民众对王室的敌意,一个富有同情心的长辈形象,通过电视传遍了全世界,缓和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听闻这些之后,我们知道,女王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

原文刊登在第876期《优1周》(2022年9月16日出版)。

--

--

Glenn Low

来自新加坡,文字人,喜欢读,也喜欢写,希望分享很多的新加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