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时,请注意撰写时间背景是2000年)
吴哥窟(Angkor Wat)曾经暗无天日的被淹没在丛林之中,宏伟壮丽的石构建筑被热带巨木修藤所掩没,成为一片林海长达400年之久,如果不是法国博物学者和探险家亨利·穆古特(Henri Mouhout)于1861年重新发掘了它,至今世界7大奇观可能只有6个,而对于柬埔寨的历史,曾经辉煌一度的吴哥王朝,我们或许懂得会更少。
很难想像亨利·穆古特当初发现吴哥窟时内心的那种震憾,在他所著的《高棉·寮国诸王国旅行记》中,我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他写道: — —
辽阔的森林中,圆形弧顶、五重塔的巨大廊柱遗世独立般耸立于天际,孤寂地伸展于绿林之上,当目光触及这座美丽又端庄的建筑物时,仿佛拜访的是一个种族全族的坟墓。
吴哥古迹是柬埔寨(Cambodia)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灿烂瑰宝。当我站在吴哥窟面前,那种感动比我在万里长城的时候更甚,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关长城的听闻太多,而吴哥窟它是如此接近又如此遥远,带着一种神秘感以致我发现它处处都充满魅力。
整个吴哥之建筑艺术受印度文化影响很深,但可以肯定地说,柬埔寨人是一种具有绝妙审美观的民族。
吴哥窟就是柬埔寨
我的柬埔寨导游Lorn,有3天时间陪我在吴哥古城看古迹。
Lorn告诉我说,如果不是吴哥窟,没有人会到吴哥地区,也就是暹粒(Siem Reap),又或许没有人会到柬埔寨。
吴哥窟,具有旅游价值,是柬埔寨的卖点,当地人也以吴哥窟为傲,它是暹粒,也可以说是整个柬埔寨的一种精神象征。
吴哥窟等于柬埔寨,吴哥窟就是柬埔寨,当地人是很一厢情愿那么认为的。
吴哥在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期间是柬埔寨的都城,其古迹是公元9世纪至13世纪宏伟的石构建筑和精美的浮雕、壁画。
公元9世纪初,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在吴哥地区建都,称吴哥王朝。之后,吴哥王朝逐渐强盛起来,到12世纪,势力扩展到印度支那中部。
苏利耶跋摩七世(公元1181–1215年)动用了30万民工和奴隶,花了十多年时间,扩建了吴哥城和吴哥窟。当时,还修建了许多道路,连接王都与各省府,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封建王公连年大兴土木,肆意挥霍,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国力削弱,又加外族不断入侵,到1432年,吴哥王朝被迫迁都金边。
以后,吴哥窟逐被人遗忘,一直到1861年才被亨利·穆古特发现,世人始重新得见这座伟大的人类文化艺术宝库。
292所庙宇等你来看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吴哥窟就是吴哥所有的一切,其实不然,整个吴哥地区占地300平方公里,那儿就有50多所庙宇,吴哥窟不过是其中一座。
然而,或许因为它的名气太大,以致人们以为整个吴哥只有一座吴哥窟。如果你真的对庙宇深感兴趣,暹粒的292所庙宇不会让你失望。而整个柬埔寨,据说有庙宇1080所。
吴哥窟的建筑,叫人震憾,不禁让人佩服在那个远古时代人们的智慧。
石头从哪里来?建筑的对称比例怎么会那么准确?那些浮雕艺术简直是巧夺天工!
Lorn说,相信石头是从53公里外的古仑山脉(Phnom Kulen)藉住河流(Sean Rip River)运来的,又或许用象只或者奴隶,巨大的石头也相信用滚轴方式运载。
吴哥窟建筑全用石块堆砌而成,不用任何粘接剂,直至今日仍结合牢固而不松散,是柬埔寨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创造。
建庙的石头分有两种,一种为Sand Stone,类似火山岩,另一种则是从地下20公尺开采出来的,原本松软的结构经与空气接触后,变得十分坚硬,用凿刀都凿刻不了,故用为基石。
国旗三塔标志怎样来?
到吴哥,你会发现所有的庙宇都是朝东的,唯独最漂亮的吴哥窟是朝西的。
Lorn说,在传统和理论上,只有焚烧死人的庙宇是朝西的,吴哥窟在过去会不会是一座作为葬礼用途的庙宇呢?至今还没有人找到详情,当然庙中也找不到任何尸体或骨灰。
吴哥窟四周各有一个宽190公尺,长1300至1500公尺不等的水池,寺外绕以石砌内外墙各一道,寺内有3层台基,在高达60公尺的第2层台基四角各有一尖塔,象征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四周的墙壁是雄伟的连峰,环绕的濠沟则意味汪洋的大海,第3层台基中央矗立一尖塔,高达65公尺,则是天神降临与国王合体的地方。
5塔排列和谐,结构紧凑,正面只见3座尖塔,侧面又见5座蓓蕾式塔尖,庄严美丽,气势非凡。
看到这5塔,容易与柬埔寨国旗上的3塔联想在一起。
吴哥窟共有5塔,在柬埔寨国旗上看到3个塔图样,其实就是吴哥窟的5塔。5塔为何成3塔?那是从不同角度看安哥窟使然。参观安哥窟,若从西边正门而入,看到的正是3塔。
Lorn说,在共产党统治时期,即1979年至1991年,用的是5塔标志,而在1970年之前,用的都是3塔。无论5塔或3塔,其实都是吴哥窟的一个缩影。
那现在为何用回3塔呢?Lorn说,现任国王西哈诺亲王希望柬埔寨回到过去的辉煌年代。
“浮雕回廊”吴哥窟精华之一
吴哥窟的伟大宝藏之一是长达800公尺的“浮雕回廊”,题材以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为主,也有部分反映出当时战争场面和人民的生活情况。
精致灿烂的浮雕显现在各层回廊,第一层回廊取材于《摩罗衍那》等古代印度史诗的神话浮雕;第2层回廊则是有关天地创造的神话的“乳海搅拌图”。
从第2层回廊走向第3层回廊的中庭,有许多神祇的雕像,优雅、华丽又柔和的表情,非常令人神往。
苏利耶跋摩二世藉着这座寺庙,除表现王权之外,也表现高棉独特的宇宙观。
除了惊讶于它精致的建筑艺术外,同时也对当时国王权力以及人民强烈的信仰有所认识。这座建筑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高棉文化瑰宝。
夕阳西下吴哥窟最美
参观吴哥窟,最好是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朝西的吴哥窟在夕阳的余辉中自有一份魅力,当然这个时刻的游客最多,如果你想静静的看吴哥窟,最理想的是早上的时间。
长期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掠夺和风雨的侵蚀,原来偌大的吴哥古迹现所剩无几。但从1960年开始,柬埔寨就在世界各国的协助下,修复了吴哥古迹,使之重新成为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
现在参与庙宇重修的国家包括法国、美国和日本。参观当日,就看到日本人修筑吴哥窟内的6座图书馆建筑物。
而德国学者则专注于维护墙壁上的Apsara浮雕,Apsara是天神的女人,供歌舞纵乐之用,共有1850个那么多,她们各有不同头饰与服装,造型独特。这些浮雕大批被人盗走,有些缺头,有些缺脚,狼狈不堪。
Lorn说,神像被不同国家的人在不同时期以各种不同的方法盗走,现在有警卫超过400人24小时防守,保护这世界最大的庙宇遗产。
谈到吴哥窟在波博时期受到破坏,Lorn说,波博只杀和尚,破坏佛教庙宇,干这些已够他忙,他怎么会有时间去摧毁这座为印度神明而设的吴哥窟?
严格来说,博波摧毁的是15世纪后建造的庙宇,那多是用木、砖建成的,一把火就容易解决,吴哥窟是用石头盖的,没有那么容易被摧毁。
在吴哥窟,可看到一些墙壁上有子弹孔,据Lorn说,1972年红军曾住于此,将它当成是枪械的储藏室。敌人不敢炸,因是庙宇,也是古迹,1975年,红军去了金边,吴哥窟才得以保有它原有的平静。
入门票贵得惊人
到吴哥窟的游客,洋人当中,以法国人为多,因柬埔寨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亚洲人当中,日本人为最多,除此就是台湾人与香港人。
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是旅游旺季。在1999年,旅游吴哥窟的人数介于20至30万之间,接下来的目标为100万。
到吴哥地区,参观吴哥窟,必须付费,那里有一个Check point,收取入门费,参观一日,费用为20美金,若是2至3天,则为40美金。若是4天至1个星期,为60美金。
Check point过去是由政府机构操作,但从1999年1月开始,就由私人机构经营,主要原因是因为贪污导致大笔收入不知去向,现在政府向这私人机构一年征收100万美元,亏盈全由私人机构负责。前往吴哥路上的Check point看守堪严,当然当地人是不用付钱的。
吴哥窟怎样去?
·胜安航空(SilkAir)每天有班机前往柬埔寨首都金边,从金边可选择坐船或内陆班机前往吴哥窟的所在地暹粒。
·柬埔寨旅游业刚开发,专业旅游公司不多,诚意推荐DiethelmTravel,可参观网址http://www.diethelm-travel.com/cambodia/ak3.htm,或Email:dtc@bigpond.com.kh,向CatherineMancera了解详情。
注:2000年3月5日刊登于《联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