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士他路最吸引人的建筑要数这里的老店屋 — 沈广合店屋和Kwan Yow Luen店屋,前者建于1926年,后者建于1928年。
25年前住进马里士他路(Balestier Road)的时候,这里车水马龙,现在盖起更多的公寓,想必下班时段交通更加繁忙。
在众多公寓的设计风格里头,我还是偏爱从旧家看得到在1986年完工的老公寓 — 百利大厦(Balestier Point)。这栋公寓的结构很特别,部分阶梯式的设计让屋主享有更多隐私的同时也避开繁忙的街景,而独特的阳台设计也让每一户家庭拥有自己的视野,大家都有自己的空中花园,可以种花种树,喝茶聊天。我一直认为这栋建筑物如果建在海边,那该有多好。
百利大厦隔邻的一大片土地在过去是新加坡第一家独立的学校牙科诊所,在1963年投入服务,1979年至1998年间,诊所也开放为成年人提供服务。之后这里是新加坡圣公会社区服务机构(Singapore Anglican Community Services)的护理中心,护理中心搬离后,这个地方再租借做商业用途。
百利大厦来头不小,它的设计师是国际著名的加拿大以色列裔摩西·萨夫迪(Moshe Safdie),沙萨迪在本地还有很多出色的作品,包括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滨海湾金沙(Marina Bay Sands Singapore)、晴宇(Sky Habitat,碧山私人公寓)和铂瑞雅居(Boulevard 88,乌节路私人公寓)。
百利大厦的设计概念源自他在加拿大的代表作 — Habitat 67。Habitat 67建于1967年,位于加拿大魁北克(Québec)省内最大的城市蒙特利尔(Montréal)。“人类与居住环境”是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的主要主题展览。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示范项目,Habitat 67开创了使用预制建筑技术的城市住房愿景。这个设计在当时引起人们的共鸣,建筑师Moshe Safdie试图创造一个具有开放空间、花园露台和许多其他通常为单户住宅保留的设施的重要社区,现今在高密度的城市,这样的环境更为人所需要。Habitat 67作为一种突破性的建筑类型,即使过了55年的今天仍旧不过时,还叫人越看越喜欢。
Sky Habitat是摩西·萨夫迪在2015年的得意之作,当年在碧山中心平地逐渐建起的时候,让我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建筑师给建筑创造了三维立体外形,具有前卫设计的视觉震撼。3个桥梁式的空中花园将两座阶梯式塔楼连接起来,并在空中创造了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走道、花园和露台,为公共娱乐和聚会提供了各种区域。因此,整体建筑是通透和开放的,允许微风流过,日光渗透到结构深处。阶梯式的几何形状允许每个住宅有多个方向和一个私人的户外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加人性化和精致的城市结构。
百利大厦的地点在过去是一家电影院,国泰机构(Cathay Organisation)在1958年在此设立第一家电影院 -“宝石”(Ruby Cinema),戏院在1983年关闭。据知戏院有866个座位,投影设备等都非常先进。后来,邵氏机构(Shaw Organisation)在同一条路斜对面开了另2家电影院 -“豪华”和“总统”,因为电影业没落,“豪华”在1982年变身歌剧院。
马里士他路最吸引人的建筑物,要数这里的老店屋。我旧家路口梧槽大伯公庙对面就有两座充满艺术装饰风格的店屋,它们建于20世纪50年代,采用了被称为装饰艺术(Art Decor)的建筑风格,在2003年被规划入受保留建筑物。
艺术装饰风格在20世纪中期非常流行,它具有显著的几何形状和抽象的简化图案。 拱门和门楣等结构元素被设计成流线型,通常集中在建筑物的顶部或中心。这种设计可以在街区的转角处看到,它们以其大胆的垂直鳍状物框住高而窄的窗户而脱颖而出。
这些战后公寓楼的流线型设计与战前的同类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通常采用新古典主义的柱子、彩色瓷砖和华丽的动植物石膏图案设计工程。此外,与传统的商店房屋不同,这些战后的公寓楼被设计成每层都有独立的公寓。
虽然如从,在马里士他路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沈广合店屋(Sim Kwong Ho Shop houses)和Kwan Yow Luen店屋,沈广合店屋有斑斓的色彩,而Kwan Yow Luen店屋则有一种“低调的奢华”。
沈广合“彩色”店屋(292–312,Balestier Road)在马里士他路所有的店屋中名声最响亮,它建于1926年,在马里士他路和金吉路(Kim Keat Road)的交界处,业主是一名女商人,名字是Sim Cheng Neo,她家在马里士他路503号,在苏菲雅路(Sophia Rd)和小印度罗拔士巷(Roberts Lane)也拥有房地产,我对她感到好奇,可惜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去了解她。色彩斑斓的店屋是由韦斯特豪特和阿曼(Westerhout and Oman)建筑公司设计,它们被称为是中国巴洛克风格(Chinese Baroque)或新加坡混杂主义风格(Singapore Eclectic)的典范,它将西方元素如模制壁柱(墙柱)和花饰(三角形的正面图案)与本地特色的符号和图案相融合, 例如外墙装饰着花卉、孔雀和其他生物的灰泥或石膏作品,而支撑柱子的彩色釉面砖,其柱头(柱子的最顶端部分)是花卉花环的形式。
另一Kwan Yow Luen店屋(412–418,Balestier Road)建于1928年,业主同样是Sim Cheng Neo,但因为建筑设计师是Kwan Yow Luen,故称它为Kwan Yow Luen店屋。Kwan Yow Luen(1873–1977)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本地建筑师,以设计传统的店屋而闻名。这一排商铺的外墙上有非常详细的石膏粉刷图,包括精心制作的动植物浮雕,例如黄梨、蝙蝠、猴子、狮子、水牛、孔雀和龙等吉祥物,最不可思议的是,就连锡克族守卫(Sikh Jagas )也在其中,靠近芽笼19巷的罗弄巴祝(Lorong Bachok)建于1929年的角头建筑 — 华人会馆 “ 江夏平心阁”也有同样的设计,不知是处于巧合还是出自同个建筑设计师之手?Kwan Yow Luen店屋本身简直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展现了丰富的人文色彩和中西及本土文化交融并蓄的奥妙。
Kwan Yow Luen 店屋也是马来电影《Penarik Beca》(《三轮车夫》)的拍摄地,当时是1955年,比南利(P. Ramlee,1929–1973)自导自演靠这部电影一炮而红。
比南利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他在18岁出道,是一个全方位的艺人,他是演员、歌手、音乐家、导演、监制、编剧和词曲作家,一生共出演66部影视作品,演绎359首歌曲,其中有许多作品家喻户晓,流传至今仍广为人知。
比南利的电影《三轮车夫》在1955年获得具有权威性报章传媒《Utusan Melayu》(《马来前锋报》,简称《前锋报》,备注*1)颁发的多个奖项,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从此他被认定是马来演员的最佳典范。
此外,Kwan Yow Luen 店屋也在1956年出现在比南利的另一部电影《Anak-ku Sazali》(《我的儿子萨扎里》),他也凭着这部影片在1957年的东京第4届亚洲电影节获得最佳男主角,这部电影也在1957年代表新加坡参加柏林国际电影展。
说到马来电影,不能不提邵氏机构的马来电影制片厂,它就在店屋不远的惹兰安拔士(Jalan Ampas)8号,这里也是电影传奇人物比南利一举成名的地方。制片厂成立于1937年,二战期间被日本人用来制作宣传片,1947年由邵氏公司重新开张,成为马来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一直持续运作大约25年,直到1967年关闭为止。制片厂在全盛时期,制作了160多部电影,这也是新加坡马来电影的黄金时代。
在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机构把91部国泰克里斯(Cathay-Keris)马来经典亚洲电影列入世界记忆工程的一部分。“世界记忆工程”计划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旨在针对具有全球、地区、国家意义的珍贵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认可和登记,并通过这一计划授予标识。
精彩的建筑不只公寓和店屋,走进马里士他路的支路如马达班路(Martaban Road)和白姑路(Pegu Road),还可看到在战前建造充满欧陆新古典浪漫主义风格的排屋。
这些排屋建于20至40年代,它们根据传统的店屋模式建造,但与店屋不同的是,底层是用于居住而不是作为商业用途。每栋房子都配备了一个小前院,使其远离道路,房屋的外墙以壁柱装饰,为适应本地的炎热气候,门楣和窗户顶端辟有高大的通风口,窗户还安装彩色玻璃,既可采光又不会太刺眼。
在50年代,马达班路3号房子被客家协会和一所小学占用,马达班路1号房子则是 “幸福莲花 “的斋堂,为外地来的无依无靠的妇女提供住所。马达班路13号房子则是陈笃生医院勤务员的宿舍。
在2003年,马达班路的这一排排屋被规划为受保留建筑物,马达班路13号房子在修复后在2007年还获颁“旧建筑修复工程奖”(Architectural Heritage Award)。
前曼德礼路医院(Former Mandalay Road Hospital,70 Martaban Road)建于20世纪20年代,用于治疗贫民妇女,战后则成为陈笃生医院治疗妇幼肺结核病患及培训护士的地方。由于当时人员短缺,陈笃生医院向芳济格主母传教修女会(Franciscan Missionaries of the Divine Motherhood)寻求帮助,这是一个天主教会,其修女在学校、医院和监狱服务。1949年,芳济格主母传教修女会的修女来到新加坡,在那里担任护士,还在曼德礼路医院培训学生护士。到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新疫苗,结核病已经得到控制。芳济格主母传教修女会的修女随后建立了安微尼亚山医院(Mount Alvernia Hospital),该医院于1961年在汤申路启用。修女们离开后,曼德礼路医院被改造成普通医疗病房。1973年,它成为中风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中心。康复中心一直运营到1994年,后来迁到宏茂桥社区医院。空置后的曼德礼路医院归还政府,现在该建筑被私企租用。
说到传染病,不得不提位于摩绵路(Moulmein Road)的传染病中心(The Communicable Disease Centre)。不过它已随着陈笃生医院旁的国家传染病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NCID)的完工,在2018年功成身退。
我们习惯把传染病中心称为“黑狮”,因为当时医院的院徽是一头黑色狮子,正门也安置两座黑狮子雕塑。
过去从我旧家高楼可以看到传染病中心的景致,非常大的庭院,占地约有10公顷,全是单层的英式独立建筑,建筑物之间有距离,而且有很多大树和草坪,这个地方遗留了百年前的建筑特色。
说到新加坡传染病中心的成立,可有段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它原先是在马里士他路,1913年才迁移至摩绵路,最早的时候名为“政府传染病检疫营”,作为英国殖民地政府的隔离中心,治疗当时肆虐的天花(Smallpox)和霍乱(Cholera)等疾病。检疫营后来在1920年改名为密陀顿医院(Middleton Hospital),并于1985年再改名为传染病中心,成为陈笃生医院的一部分。这里特别规划让爱之病患入院接受治疗的地方。传染病中心在1986年接受本地首名爱之病患入住。2002至2003年非典型肺炎“沙斯”(SARS)肆虐期间,这里也收容看护病人。沙斯是在2002年尾开始传入我国,患病人数为238人,最后夺走了33条人命。
原文刊登于第854期《优1周》(2022年4月16日),《优1周》网站https://www.uweekly.sg/
备注:
1)《Utusan Melayu》(《马来前锋报》,简称《前锋报》)是一份创刊于1939年5月29日的爪夷文报章,为《Utusan Malaysia》(《马来西亚前锋报》)的前身,创刊人是尤索夫·依萨(Yusof Ishak,1910–1970,在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的1965年成为新加坡第一任总统)和”马来新闻之父”阿都拉欣卡加依(Abdul Rahim Kajai)。报刊总社原设于新加坡奎因街(Queen Street),1959年将总部迁至吉隆坡后才改以罗马字母出版。在英殖民地时代,《前锋报》是一份致力于提倡反殖,宣扬民族独立自治思想的报章,曾汇集了一群出色的报人、文学家和社会运动分子,如沙末·伊斯迈(Abdul Samad Ismail)、克利斯·马士(Kamaluddin Muhamad)、赛·扎哈利(Said Zahari)、乌斯曼·阿旺(Usman Awang)、沙末·赛益(A. Samad Said)等。
参考资料:
1)国家文物局网站:Roots.gov.sg